zwqip@cfe.cn

400-920-0069

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奇葩专利为何层出不穷?这些“企业家”们根本不知道专利是什么

2020-12-09


        科研需要想象力,科学家、工程师在研究中不断提高效率,并且扩大人类的认知范围。但所有的研究都要建立在科学公理的基础上,用民科式的研究方法,无论开了多大的脑洞,也不能获得知识产权。
 
  毕竟,改编不是乱编,戏说不是胡说,  今天呢中外企专利申请小编就带大家看几个十分特殊的案子,有这么几个案子,申请人所谓的技术方案不过就是胡思乱想罢了,既不科学,也没有实用性。这样的专利申请当然也都被驳回了。

 
    

 
  01、沙漠增雨技术
 
  申请人曹某计划通过其设计的一套“沙漠干旱地区增雨技术”,增加干旱地区的降水量。
  在曹某撰写的专利说明中,其认为,沙漠地区之所以干旱,是因为沙漠的南北方向导电条件不佳,而海洋、湖泊、湿地等含水的土壤地表导电良好。而决定降雨量的原因,是地球自转过程中形成的“大短路环流”。
 
  根据这一理论,曹某主张,向干旱地区洒盐水、埋金属导线,便能提高沙漠的地面导电性,以增加干旱地区的降水量。但事实上,某个地区是否会下雨,是大气环流、海陆分布、地形条件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没有任何公开文献或者证据能够证明提高地面的导电条件,就能增加地区的降水量。
  这个申请让人想起了牟其中的“喜马拉雅耕云播雨工程”。其主要构想是将喜马拉雅山炸开50公里的口子,让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吹到黄河流域。
 
  脑洞够大吧!
 
  而这还只是牟其中的三大计划中的一个,另外两个是“对称计划”和“开发西伯利亚”。所谓“对称计划”就是发射88颗低轨道卫星,无数平流层飞行器和地面服务站组成的、涵盖全球南北85度以内任何一个点的无线网络。
 
  这是不是又让你联想到了马斯克最近提出的“星链计划”?
 
  开脑洞可以,但是这种方案完全没有任何实用性可言,根本无法在产业上制造或使用,当然被驳回了。
 
  02、航天母舰
 
  还有申请人向北京知产法院申请保护一种“航天母舰”专利,申请人表示,该航天母舰既可以在地面组装然后整体发射升空,也可以将各部件运送至一定高度后在高空进行组装,还可以凭借其大功率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装置,实现在地面和太空之间的重复往返。
 
  这莫不是神盾局派来申请专利的?
 
  这种技术即便真的可行,也只能是国家来搞。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,每一个项目都大量的人力、物力资源投入。这种带有科幻设定的发明已经超出了个人的研究能力,只可能说是在开脑洞。而且这项申请根本不具备任何实用性。
  本月初,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。脑洞大师们还是研究一些更实用的项目吧。
 
  03、让产妇“自己生娃”
 
   在妇产领域,申请人翁某提出了一个设想——在完成常规产前检查后,让产妇学习分娩知识,通过心理辅导克服恐惧心理,最终让产妇在产房内调整体位自行分娩。翁某认为,我国四川等地的产妇都可以在家生育,引导产妇自行分娩有实用性。
 
  不得不说,这位申请者有一定的逆向思维。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算是社会生活领域的日常行为,不能算是一种技术方案,当然不能授予专利权了。
 
  这种奇葩申请之所以层出不穷,一方面是因为民科仍然存在,还有就是不理解专利是什么,为什么会有专利制度。
 
  专利制度起源于英国,是工业革命的产物。当时的英国,技术不断取得突破,人们开始意识到技术的价值,所以建立起了保护发明者的制度。专利制度从一开始就指向了实际应用的层面,所以科学家在实验室的一些发现也是不能申请专利的,因为这不是应用层面的技术方案。
 
  发明者们将自己的专利通过专利文献的方式详细披露,换取国家所给予他的一段时间内的垄断收益,从而促进国家科研实力的增强。这是专利制度的来源。而那些天马行动的申请,既不科学,也没有实用性,显然不可能通过专利审查。


欢迎访问中外企!

Welcome to the foreign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!

中外企全程为您提供专业的专属服务

品质服务

服务贴心、周到

客户满意度高达99%

快速响应

1对1专属顾问

全天24小时随时沟通

优质服务

方便、快捷、可靠

授权率高,保密性强

售后保障

强大的售后团队

全程托管,进度可查